锦园很聪明,学的很快,一会儿就学会了操作机器。
“来,给我拍照。”
赵百汇站在指定位置,随着锦园按下按钮,机器咔嚓一声,侧面小口子就吐出来一张卡片。
一面是他的全身照,侧边还有刻度,连他的身高都有标注。
另一边是他的名字,生日,编号,下边还有桃园村户籍几个字样。
“老爷,这就是身份证,好有意思啊,看的很清楚呢。”
“我也要照一个!”
“好,你站过去,我给你拍。”
咔嚓,又一张身份证拍了出来。
接下来几天,每天都有人排队来拍身份证,公告上说了,身份证很重要,比如以后发工资,必须拿身份证。
就是刚出生的孩子,也要尽快来拍。
几天下来,几乎所有人都拍了身份证。
系统上的人口数字也终于又开始涨了,拥有身份证才计入,总计一千一百多人。
以后来到所有人,都会被要求拍身份证,只是身份证颜色不同,刚来的属于临时身份证。
每个人的考核期不同。
比如一般人,必须在这边工作生活一个月才能获得正常身份。
这是系统给予的考察期,不然赵百汇每天到处花钱请人,到桃园村来免费旅游一天,包吃包住还发鸡蛋,岂不是随随便便就凑几万人出来了?
…
秋风肃杀,一夜之间满目的树木都泛黄了。
桃园村虽然处于偏南方,但是也有冬天的,只是时间比较短,而且也不会太冷。
这时候,周边的村落的农户都休息了,地里没有什么活可以做了。
可桃园村依旧热闹非凡。
酒厂不能停,建筑工地还在干活,干农活为主的都停了。
一部分跑去建筑工地卖力气,虽然这种临时工工资低一点,没有正式工的提供餐食。
可怎么说,干一天活的钱能吃饱还能剩一点对大多数苦过来的人来说,干活能吃饱已经是幸福的事情了。
商业街上,卖酒的已经不止一家了,现在大家渐渐敢花钱了,消费力渐渐上来了。
毕竟在桃园村,一户人家五六口,一天赚十几文并不难。
算下来等于一年五六两银子,拥有良田十亩的富户,一年下来扣去税,剩下的也就是这些罢了。
这个水平可以达到每天都吃粗粮吃饱,偶尔改善一下的程度了。
差一些的,挣扎在温饱线上,偶尔吃饱。
这个层级的人很少。
大多数人还处在更第一层,挣扎在生存线上,一年忙活到头,依然一不小心就要饿死。
“老板,来半斤酒,再来一盘豆子。”一个汉子走进酒铺,看到桌子差不多都坐满了,看到有个熟人自己坐了一四人小桌,就凑了过来。
“老马,你也来喝酒?”
“老王啊,你也来了。”
“是啊,家里婆娘孩子炒的要命,这不出来散散心。”
老板女儿端着一个酒碗和一小碟豆子过来,又把一个小木桶放下。
“大叔,酒五毛,豆子一毛,一共六毛。”八九岁的小姑娘很认真的说。
“给你。”老王从口袋里拿出一张红色票子递过去。
“找你四毛,给你。”小丫头找钱跑了个来回。
老王倒酒,抿了一口,斯哈一声,又赶紧扒一颗豆子吃,开口说,“这日子以前都不敢想,六毛钱啊,就是六文钱,以前这是我家一天的口粮钱。”
老马点点头,“酒这东西多金贵,只有地主老爷们才能经常喝,现在好了,干一个工期我就来喝一次。”